近日,青岛高新区成功举办了2025康复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发布大会,标志着青岛在康复产业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次大会以"智领康湾·链动未来"为主题,由青岛市发展改革委、青岛市科技局、青岛市卫健委、青岛高新区管委联合主办,吸引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康复大学校长董尔丹在内的140余位嘉宾参会,共同探讨青岛康复产业发展蓝图。 在这场康复产业盛会上,青岛高新区发布了《康复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涵盖康复机器人产业突破、专业产业园区建设、康复制造业集群提升、康复创新协同发展、金融赋能康复产业跃迁、康复人才筑基等领域,全力打造"中国康湾"产业核心承载区、创新策源先导区。同时,大会还举行了"智能康养与康复设备产业园"启动仪式,推动康复机器人、智能康养装备等前沿领域技术突破配资行业第一门户,加速构建"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应用"的康复产业全链条生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康复产业与养老服务的紧密结合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养老服务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应运而生,为养老服务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专业力量。
展开剩余73%养老服务师是指在养老服务领域中,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的高端人才。与传统的养老护理员不同,养老服务师不仅具备基础的照护能力,还拥有更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他们能够提供养老服务信息咨询、资源链接,制定养老照护培训计划和服务质量评价管理,指导养老护理员操作养老照护器具和设备,并开展养老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创新、推广照护技术和方法。 与养老行业其他职业相比,养老服务师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养老服务师定位于养老服务的高端管理人才和专业复合型人才,不仅掌握基础照护技能,还具备康复知识、心理疏导、营养调理、社会工作等多学科知识,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其次,养老服务师能够根据老年人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方案,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此外,养老服务师还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引领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和变革。
青岛高新区此次发布的康复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为养老服务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根据《行动方案》,青岛高新区将加快规划建设山东省康复产业园,重点布局康复机器人、智能康复器械、智能康复辅具、医学转化中心等,打通康复产业上下游,实现产业集聚。这意味着养老服务师将有更多机会接触和应用先进的康复技术和设备,提升服务水平和专业能力。
目前,我国养老行业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缺口和结构性矛盾。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现有的养老服务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需求。据统计,我国养老服务人才缺口高达数百万人,而且现有的养老服务人才大多学历较低、技能单一、年龄偏大,难以适应现代养老服务的要求。 特别是随着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升级,传统的"生存型"养老服务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更多老年人开始追求"高品质、精神性、多样性、个性化与参与性"的发展型晚年生活。这种变化对养老服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更全面的知识结构和更专业的服务能力。
在这一背景下,培养养老服务师这类高素质、复合型的养老服务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养老服务师能够弥补现有养老服务人才结构的不足,提升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满足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同时,养老服务师的出现也有助于提高养老服务行业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和高学历人才加入养老服务行业,改善行业人才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养老服务师考试即将举办,这将为有志于从事养老服务的人才提供一个专业认证的机会。通过考试,考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养老服务相关知识,提升专业能力,获得行业认可。考试内容涵盖养老服务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管理能力等多个方面,全面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对于有意参加养老服务师考试的人员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职业发展机会。一方面,随着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配资行业第一门户,养老服务师的就业前景广阔,薪资待遇也较为可观;另一方面,养老服务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上升通道,有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
发布于:北京市万隆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